成龙是一位来自孟加拉国的年轻小伙,他在中铁北京局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项目工作已经近3年了,在这条孟加拉国人民的梦想之路上,成龙和他的中国伙伴们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有一种情怀叫“传帮结带”
2020年底,成龙加入了中铁北京局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项目部。刚入职的时候,他对试验室工作非常陌生,对专业术语完全搞不明白。他的师父试验室主任黄彬彬看到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样子,很是心急,细心地从试验仪器的基本操作开始指导。成龙对仪器非常好奇,学习了各类试验器材操作流程,自认为这些很简单,不就是压试块吗?不就是测塌落度吗?土工试验灌砂法更是没问题。这个我会了、那个我懂了,然而到他真正操作的时候,却手忙脚乱,丢东忘西,不仅数据做的不准,操作也不规范,出各种小问题。师父发现了他的问题,并没有责怪他,而是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搞技术不能只看热闹,要认真研究、做好笔记,踏踏实实把每一步流程都弄懂弄透,不能急于求成。
从那天开始,每次只要是培训新的项目,他都会认真记笔记,不明白的地方虚心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锻炼,他对试验仪器的操作已十分熟练和规范,逐步成为孟籍试验员的师傅,手把手传递自己学到的技能,看到新到的试验员仿佛看到了刚入职的自己,看到大家每天都在成长,他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他说,责任和担当是他从中方管理人员身上获得的人生养分,只有自身本领过硬,才能传承真正的技术本领。
有一种精神叫“攻坚克难”
2021年项目施工任务非常紧张,正是结构物和路基本体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的时候,每天报检单RFI就有几十份,从施工到检测不仅时间衔接要求高,而且路基本体填料含水量控制要求也非常高。孟加拉国天气比较炎热,含水量非常难掌握,如何保证报检通过率成为项目部的首要问题。项目部就报检问题召开多次会议研讨,作为中孟两国的翻译,成龙也积极献策,一方面严格按照计划检测方案执行,另一方面主动出击与监理保持良好沟通,提高了路基报检通过率,减少机械台班浪费,为项目部施工进度及经济效益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他与项目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项目部连续三年均超额完成施工生产任务,提前三个月完成涵洞施工,提前一个月完成桥梁施工,2023年4月20日收到监理的表扬信,对项目部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树立了企业的良好信誉。
有一种幸福叫“共建共享”
成龙来自单亲家庭,母亲没有收入,参加工作之前,他们母子只能靠种田维持生活,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买一件新衣服,去中国留学期间完全靠中国政府的政策帮助,才得以完成学业。自成龙入职中国中铁工作以来,他的收入逐年提高,收到第一个月工资就给母亲买了一身新衣服和最喜欢吃的食物,去年还给家里添了一台彩色电视机,母子两人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话语中经常提及是中国中铁给了他工作的机会,使他的家庭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前不久成龙母亲生日,项目部还送去了生日蛋糕和真诚的祝福,这是他母亲收到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中国中铁的关怀让成龙的母亲十分感动。
在中国中铁项目工作期间,成龙不仅家庭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还收获了甜美的爱情。2022年一天下班的路上,成龙遇到了他现在的妻子,他对女孩一见钟情。项目部青年纷纷献策,还以项目的名义邀请女孩到驻地参观,给他创造了非常好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交往他们陷入了爱河。女孩的父母得知他在中国中铁工作,对成龙也非常的认可,一对新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结婚当天,项目部青年纷纷送去了祝福,中国中铁见证了他们的爱情。
有一种担当叫“中铁援助”
“我们不仅要把项目建好,还要把两国人民的友谊传承好。”这是项目每名员工都牢记于心的话。成龙在项目文化的熏陶下,只要有志愿者活动,他都积极参与。孟加拉地区多雨,雨季洪水到来,每年都会淹没诺拉尔的几个村庄。2021年8月,一场暴雨袭来,因河道堵塞,眼看雨水就要溢出河道,附近没有大型机械,村民着急坏了,项目部见状,立刻组织几十名中孟员工顶着大雨去CH137+300处疏通河道,经过三个小时的抢险,河道顺利疏通,村民非常感谢中国中铁的帮助,虽然大家满身污泥,但他们说能为海外村民解决困难再苦再累也值了。
夏季的一天,在孟加拉国诺拉尔境内,受狂风骤雨影响,项目部驻地附近一户村民Zubayer家中围墙倒塌,他年事已高,干不了修补围墙这种体力活,正当他为此发愁的时候,项目部团员青年快速组织志愿者服务团队,帮助村民修复受损围墙,及时消除二次倒塌的安全隐患,并对村民进行了心理疏导。Zubayer的家人非常热情的感谢他们,并送给每个青年一个番石榴表示他们的心意。这群小伙子们手里接过番石榴,心里别提有多甜了。
两年多的中铁生活,让成龙对未来充满希望,他说未来将与“铁哥们”并肩奋斗,携手努力,传承好中国中铁开路先锋精神,为“一带一路”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供稿:国际分公司 编辑: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