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用中国师傅教我的先进技术,建设我的国家!我希望孟加拉有朝一日能够像中国一样,建成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中国中铁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项目中铁北京局管段“属地徒弟”然森(Rasel)仔细观察着“中国师傅”陈立根的操作,手里的笔不停地记录着操作的要点。
中铁北京局承建的中国中铁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项目,是中缅印孟经济走廊南部通道,也是孟加拉国东西部客货运输主通道之一。该铁路是联通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和西南城市杰索尔的经济大动脉,建成后将极大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曾被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女士称为“孟加拉人民梦想的延伸”。
项目建设之初就吸引了大量当地的有志青年,然森就是其中一位,作为唯一拥有试验工作经历的青年人,在众多“零经验”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然而,有经验的然森在上岗第一天就遇见了“大问题”——“之前我所在的公司是使用千斤顶读表式人工压力试验机做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在这里是微电脑数显电子打印的电动压力试验设备,我第一次见”,然森说道。
项目试验室建设引进了国内项目比较常用的万能试验机、压力试验机、水泥抗压抗折一体机、电动击实仪、EV2试验仪、洛氏硬度计、扭矩试验仪、螺栓抗滑试验仪等40台套主要试验仪器,多数是由电脑控制,在孟加拉国属于先进的设备。此后,陈立根成为了大家的“中国师傅”,带领着16名孟籍试验员一起学习研究业主招标文件和技术规格书,手把手教授使用各种试验仪器设备,带领大家一起开展路基填料、路基压实度和EV2、混凝土配比试拌、试块抗压强度、CBR承载比、钢筋试验等。“他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掌握的试验操作规程都教给了我们。”然森很庆幸自己拥有一位“中国师傅”。
工区的试验工作量巨大,仅路基填料压实度检测,平均每天需要检测约80个点,全部完成需要开展1.3万次检测,混凝土试块也需要检测6000批次以上。此外,还需要对每批次进场材料进行检测,仅路基吹填砂就有约323万方,如果按照5000立方一个批次,就需要检测646次以上。陈立根打趣地介绍道:“我们16名中孟试验员每天要么在做试验,要么就是在准备试验中。”
“每车混凝土在监理的见证下检测坍落度、温度,取样制作试块并编号,做好试验检测记录,监理签字确认,试块养护控制好温度和湿度,28天龄期在监理见证下进行抗压强度试验。”高密度试验的开展使得孟籍试验员积累了更加丰富的试验经验,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能够很好地控制各项试验的各个细节。看到自己的试验团队成员从试验“小白”一步步成长为成熟的技术人才,“中国师傅”陈立根感到十分自豪。
项目部结合当地情况,根据各岗位的特点,划分不同的岗位类别,建立了完善的用工管理体系,高峰期时聘用当地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120多人,雇佣当地劳务人员900余人,为沿线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属地员工们纷纷对中铁北京局表达赞赏。福润德是项目部的孟籍助理,每月工资在50000塔卡以上。五年来,他不仅用工资将家里的旧屋翻新变得宽敞明亮,还为妹妹攒了丰厚的嫁妆,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我非常珍惜在中国中铁的工作,他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尊重和关怀”,福润德如是说。
中铁北京局建设者们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薪火,与当地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孟加拉当地纸媒《商业标准报》曾报道项目部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每每看到当地老百姓为我们竖起的大拇指,我都由衷地感到骄傲!”陈立根说道。(供稿:国际分公司 编辑:史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