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南海,有一颗闪耀的珍珠,那便是海南,在海岛之上,一条蜿蜒曲折的国家旅游大道,正向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展示着自己的曼妙“身姿”。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建设过程中,中铁北京局的建设者们用奋斗和汗水书写了碧海蓝天绘巨龙的先锋故事。
齐心协力建设特色旅游路
2021年7月,宋健第一次踏上木兰湾的施工路线,发现沿线的水产养殖户众多,其中的鱼虾塘伸向大海的取水管像蜘蛛网一样交错叠加,一户一塘,四十多公里要协调迁移200多个鱼虾塘,工作难度非常之大。
作为项目党支部书记的宋健很清楚,想要靠自己一家一家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会极大地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建设进度。
于是,他深入研究,积极与多方讨论沟通,最终牵头建立了以项目部、地方政府、业主和当地村镇等为主体的“党建联盟”。党建联盟通过开展理论联学、资源联享、活动联办、队伍联建、工作联促的“五联”活动,在丰富党建内容、促进项目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带动乡村振兴等方面达成一致、通力合作,形成了共同进退的联建联动新格局,实现从“单兵作战”向“联盟共建”转变,为推动项目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宋健组织“党建联盟”各方坐到一起,把现场的问题摆出来,把影响施工的问题讲出来,把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罗列出来,大家集思广益、商议解决,通过融洽的交流把这些难题一一解决掉,无论是项目给村镇地方反馈的问题,还是村镇要求项目提高的方方面面,项目部与村镇地方都能对号入座、包领任务,一一定时间、定措施、定责任人,达到一个满意的平衡点。随着问题一个个被高效解决,项目各项建设任务也顺利按期完成。
如今,海岸灯塔段、风车掠影段、航天椰梦段已建设完成,“海天一脉,秀色连珠”的主题也初具规模,“木兰湾”的故事已告一段落,而宋健勇当开路先锋、引领创建“党建联盟”的故事已融入到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那层层美景之中。
济困扶危建设暖心民生路
2023年2月16日晚上19时,项目部防台防暴雨应急办公室接到当地老乡电话:“现在正是椰子丰收的黄金季节,受到连续的暴雨影响,环岛旅游公路沿线的东郊椰林段豹山村唯一的出村道路被冲毁了,现在椰子没有办法运送出去,事情非常紧急,一旦错过了黄金收获时间,村民收入将大大减少,需要项目部帮助抢修出村的道路”。
接听电话的是项目总工刘鹏飞,接完电话,他内心十分焦急,这些椰子是老乡们一年辛辛苦苦的成果。为了帮助老乡顺利把椰子运送出村,刘鹏飞当即查看地图和最新的天气情况,开始研究确定道路抢修方案,逐个打电话安排人员和机械。第二天一早就赶到现场,组织人员、机械设备对出村的道路进行抢修,面对抢修材料大车运不过去的情况,他就安排用装载机一斗一斗的装到冲毁路段,再用挖机配合人工进行回填压实,经过数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完成了冲毁路段的抢修工作,确保了村民能够第一时间把椰子运送出去。
此外,项目部还为村镇无偿铺设硬化场坪、拓宽道路、安装路灯、抢修村道,多次开展“真情慰问暖人心、心系群众送温暖”慰问活动,对于极为困难的特殊家庭,帮扶其解决就业问题,多措并举为当地村镇解决实际困难,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展现央企担当。
潜精研思建设环保生态路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项目建设初期,项目经理王杰在进行前期线路调查时,发现线路中央有一片小型红树林,其中的正红树、角果木、海莲等都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也是防风固沙的“海岸卫士”,是海南珍贵的湿地生态资源。
根据资料记载和网上查阅得知,红树林的移植工作非常复杂,对于生长环境和生态系统要求极高,以往的移植成功率一直很低。为了保护好这一片红树林,王杰立即着手红树林移植工作,带领团队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充分了解红树林移植对生长环境、海水盐分的浓度、互相依赖的生态系统要求,查阅研究成功移植的先例,不断分析和总结,邀请红树林研究专家多次对移植工作进行指导,到现场进行调查和选址,由辖区内林业主管部门、当地政府部门等现场确认,确保选择的地块符合红树林植物生长条件。最终,把这一片红树林成功移植到了环岛旅游公路旁,并在周边安装了防护栏杆,竖立了生态保护标识标牌,更好地进行保护。
截至目前,移植的这片红树林生存状况良好,移植成功率较高。大家纷纷点赞王杰,说他是红树林移植的“专家”。
如今,这片红树林已成了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边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鹭鸟翩翩起舞,与红树林融为一体,使南部海岸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匠心筑造,建设美好生活。这些故事仅仅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千千万万个故事的剪影,700多个日日夜夜,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项目建设者用“开路先锋”精神诠释了要修的不仅仅是一条旅游路,更是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民生路、生态路。(供稿:二公司 编辑:申阳)